落户咨询电话:

2025年国外学生留学落户上海的条件

一、核心落户条件

学历与境外学习时间要求

博士:累计境外学习≥1年(360天),中外联合培养博士≥180天。

硕士:境外学习≥180天。

本科:境外高水平大学就读,且学习≥2年(720天)。

豁免情况:疫情期间网课可认可,需提供学校官方网课证明及入境限制公告。

院校排名与社保要求

以下为不同院校背景对应的社保缴纳标准(2025年社保基数参考值:1倍约12,000元/月,1.5倍约17,094元/月):

院校类别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社保要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适用人群

全球前50名高校       无社保要求,全职工作即可直接落户 所有学历毕业生(如哈佛、剑桥、新增的波士顿大学等)。

全球51-100名高校 缴纳6个月社保(无基数限制) 所有学历毕业生(如华威大学、新增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)。

其他符合条件学历 6个月1倍社保基数         国内“双一流”本科+境外硕士、境外本硕连读、访问学者≥1年等。

非高水平大学本科/硕士 12个月1.5倍社保基数         境外非前500高校学历(不含专科起点)。

回国时间与工作限制

需在毕业回国后2年内来沪工作(首份工作可不在上海,但需在2年内转入上海)。

此后需持续在上海工作并缴纳社保,不得再迁往外地。

劳动合同需签订≥2年,申请时剩余合同期≥3个月。

其他硬性要求

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≥5年;

无刑事犯罪及失信记录;

留学期间无国内社保记录。

二、特殊通道与激励政策

高层次人才直接落户

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;

境外高校副教授/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者;

世界500强企业高管/核心技术人才。

重点领域快速落户

STEM专业(理工科紧缺专业)毕业生,在“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”企业就业,缴6个月社保(无基数要求)即可落户。

创业落户

企业实缴注册资金≥50万元,个人持股≥30%且为第一大股东;

企业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,雇佣≥1名员工(非本人)并缴社保。

三、申请流程与材料

关键步骤

学历认证: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完成境外学历认证。

单位审核:企业需注册在上海、注册资金≥100万元,依法纳税。

线上申请:登录上海“一网通办”平台提交材料(取消个税单,系统自动核验社保)。

审批周期:预审5个工作日→终审10个工作日→户口迁移(全程约3-4个月)。

必备材料

护照、签证及出入境记录(覆盖全部留学期间);

教育部学历认证书;

劳动合同及单位营业执照;

身份证、户口簿(农业户口需先转非农业)。

四、2025年政策关键调整与注意事项

放宽与收紧并存

放宽:首份工作地不限上海、Top100院校名单扩容至191所(新增51所)。

收紧:严格核查境外学习时间、社保基数分层上调、企业需纳税信用B级以上。

避坑指南

社保一致性:必须由签约单位缴纳,第三方代缴无效。

材料真实性:新增学历背景追溯,需提供成绩单等辅助证明,伪造材料将列入黑名单。

档案问题:确认档案存放于户籍地人才中心或毕业院校,缺失需补办。

总结建议

院校背景优越者(Top100):优先利用“无基数社保”或“直接落户”通道,简化流程;

非高水平院校毕业生:需关注1.5倍社保基数达标,尽早规划就业单位;

创业或STEM人才:可走重点领域快速通道,缩短等待时间。

政策有效期至 2025年11月30日,建议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尽早申请。审批中需特别注意 社保与个税匹配性、学习时间合规性,避免因细节问题被驳回。